聚焦“揭榜领题”工作任务打造人才“强心活点”新格局
- 发布日期:2022-12-15 16:34
- 浏览次数:
今年以来,阿拉善盟聚焦自治区“揭榜领题”工作任务,以“三引进一培养”“三服务一促进”行动为抓手,在人才“管、引、育、留”全链条多环节集中发力,着力打造人才“强心活点”新格局,确保人才引得进、育得好、留得住,为阿拉善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。
完善机制“管”才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,加大“一把手”抓“第一资源”力度,完善全盟人才工作议事机制,建立了由盟委主要领导任组长,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,并制定了领导小组工作规则、办公室工作细则和成员单位工作职责,形成党委统一领导、组织部门牵头抓总、有关部门各司其职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。制定了盟委领导小组2022年工作要点,细化分解了24项重点任务,确保全盟人才工作在盟委统一领导下高效有序开展。健全党委联系专家人才制度,16名盟委、行署领导联系服务24名高层次专家人才,通过日常联系、走访慰问等,密切思想联系,加强感情交流,帮助专家人才解决实际问题,激励专家人才为阿拉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、担当奉献。
政策发力“引”才。树立人才是“第一资源”理念,完善新时代人才政策体系,结合我盟实际,起草了《阿拉善盟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保障管理办法》《阿拉善盟人才预约引进暂行办法》《阿拉善盟专家顾问团章程》等支持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,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制度体系。针对我盟教育、医疗卫生人才短板,实施了“兴师强医”计划,起草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》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》,切实发挥人才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。截止目前,柔性引进中国兵器工业试验测试研究院院长、党委副书记陈西峰同志等5位高层次人才为专家顾问团成员,通过“智汇驼乡·鸿雁归巢”高学历引才、“绿色通道”、预约引才等,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1人,急需紧缺专业人才13人。
聚焦需求“育”才。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,自2012年以来,每年组织开展各类人才培训、研修活动100余场次,参训人才6000余人次。着力培养阿拉善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,组织开展了阿拉善盟“创翼空间”人才工作室建设工作,遴选科技、农牧林水等领域研究课题15个,选拔并吸纳相关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98人加入课题组共同开展课题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。强化优秀青年人才培育,制定了《“智汇驼乡·鸿雁归巢”高学历引才人才跟踪培养实施方案》,对历年引进的479名硕士研究生高学历人才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和综合考核评估,为今后全面培养、使用专业型人才干部夯实了基础。实施人才服务基层品牌工程,大力创建“蓝领精英”“实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行动”等人才服务品牌,开展“万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”,累计选派农、林、牧、水等方面技术人才3300余人次到基层,开展乡村振兴“电商”培训、特色畜种养殖指导、沙生植物种植技术推广等,实现了人才深入基层锻炼、助力基层发展的良好局面。
真情实意“留”才。制定出台《阿拉善盟人才开发资金使用管理办法》,将人才开发资金纳入财政预算,对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,给予10万元安家补贴,20万元购买首套住房补贴;全日制硕士研究生、“双一流”高校本科生给予不高于50万元贷款额度。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,做出突出贡献、带来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团队给予50万元、个人给予20万元奖励资金。制定出台《阿拉善盟关于加快推进“科技兴盟”行动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》,每年匹配2000万元专项资金对符合标准的科技人才在科研项目、岗位待遇、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奖励。同时,盟和各旗区都建设了人才公寓,对引进人才住房保障、安家落户、配偶子女安置、学术交流、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了一条龙服务,为人才安心安家安业营造了良好环境。